维A酸和异维A酸的区别?
1、异维A酸和维A酸都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它们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药理作用、适应症和副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从药理作用上看,异维A酸是一种更为强效的维生素A衍生物,其活性比维A酸高出约100倍。
2、异维A酸软膏”和“维A酸软膏”区别:在于药理毒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理毒理 异维A酸软膏药理毒理:异维A酸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口服异维甲酸可减少皮脂腺组织,抑制皮脂腺活性,减少皮脂腺分泌,减轻上皮细胞角化和毛囊皮脂腺口角质栓塞,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繁殖。
3、维A酸乳膏与异维A酸凝胶在成分与剂型上都有差异。维A酸乳膏主要成份是全反式维A酸,异维A酸凝胶主要成分是13-顺维A酸。另外,一个是乳膏,一个是凝胶,在剂型上也有不同。当然总的来讲,它们都属于维A酸的外用制剂,作用与不良反应均有共同之处。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二)
普通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PegIFN-α相较于普通IFN-α能取得更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抑制及生化学应答率(86)。
(二)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于HBV DNA 定量≥ 1×105 拷贝/ml,ALT 水平≥2×ULN 者,或ALT2×ULN 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AI ≥4,或≥G2 炎症坏死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患者的意愿,选用IFN α (ALT 水平应10×ULN) 或核苷 (酸) 类似物治疗。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针对干扰素治疗,有明确的治疗策略和考虑因素。普通干扰素(包括2a、2b和1b类型)以及聚乙二醇化干扰素(2a和2b)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荟萃分析显示,接受普通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其HBeAg血清转换率、HBsAg清除率、肝硬化风险及HCC风险相较于未治疗者有明显优势[49]。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指出,当HBsAg 阳性/抗- HBc 阳性或HBsAg 阴性/抗- HBc 阳性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化学治疗时,可能会出现HBV再激活。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主要与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有关,即使在那些已痊愈的患者中,乙肝病毒感染也无法被完全清除。
我国已批准普通干扰素(IFN-α)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指南》介绍了五种NAs药物疗效,包括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
维E能美容吗?有没有副作用啊
1、维生素E擦脸可以起到一个滋润护肤的作用,这可以作为日常的护理,特别是在冬天季节,我们的皮肤会容易干燥,角质层也会缺水,如果不进行恰当的保湿护理等工作的话,会容易出现瘙痒,严重的会导致过敏性皮炎等疾病,造成敏感性肌肤问题。
2、根据维生素E的功效可以看出,长期吃是不会有任何副作用的。医学专家认为,维生素E常用口服量应为每次数10至100毫克,每日1至3次。大剂量服用指每日400毫克以上,长期服用指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
3、消除自由基,在身体里形成各种有害的自由基,伤害人体细胞,而维生素E能和自由基发生反应,消除自由基,很好的延缓肌肤衰老过程。祛斑美白养颜效果,当肌肤出现皱纹、色斑等衰老现象,食用维生素E或者使用维生素E产品能有效消除这些现象,使肌肤变的光滑、白皙有弹性。
4、适量维e没有副作用,过量补充有副作用:如果人体不缺乏维生素e,但还是进行大量补充,就容易造成维生素e中毒。维生素e具有抗凝活性,长期大剂量摄入维生素e,会增加出血性卒中发生危险。摄入低剂量的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但是,摄入大剂量时可能不再有其作用,反而会成为促氧化剂。
5、恢复肌肤弹性 适当用维生素E来擦脸能够达到很好的恢复肌肤弹性,促进肌肤娇嫩,帮助人们补充肌肤水分的功效,从而让皮肤恢复更年轻的状态。而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主要在于,维生素E能够有效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在血管壁上集聚,从而更好的改善血管健康,促进血管内凝血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更好的增强血液循环作用。
6、没有副作用,但是每天不要吃太多,坚持吃下去还可以改善自己的肌肤。
大生化能查出什么病来
大生化检查不出艾滋病。大生化主要检查项目,有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心肌酶谱以及电解质类等相关内容。大生化检查的项目有很多种,会根据各个医院开展项目的不同、临床应用范围的不同,包括的项目也不尽相同,所以每家医院都不一样。
大生化检查能查出多种疾病。这是一种全面的体检项目,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能反映人体内部的生化状态,从而诊断出许多疾病。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血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如果血糖值持续升高,结合其他相关指标,可以确诊糖尿病。
大生化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肝肾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转氨酶、胆红素、肌酐等指标,可以了解肝脏和肾脏的功能状态,从而发现肝炎、肝硬化、肾炎等疾病。 血糖和血脂检查:通过检测血糖和血脂水平,可以评估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电解质的各项指标和临床意义!
电解质5项是指在临床实验室中常见的五种电解质指标,包括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这些电解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酸碱平衡至关重要。
电解质5项指的是血液常规检查中对以下五种离子浓度进行测定: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
钙、钠、镁等含量在临床上的应用。24小时电解质临床的意义是指24小时尿中的钙、钠、镁等含量在临床上的应用,24小时尿钙可以用来判断肾结石或者低钙血症的原因。
电解质分析仪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它能监测钾、钠、氯和钙等离子在人体内的水平,以评估电解质平衡。钾,作为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其90%存在于细胞内,细胞损伤可能导致血液中钾离子增多,涉及疾病包括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等。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摄入过多,如大量输入库存血,补钾过快过多,过度使用含钾药物。钾排泄障碍,见于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长期使用保钾利尿药物,长期低钠饮食。细胞内钾外移增加,如大面积烧伤,创伤,组织挤压伤、低醛固酮血症、重度溶血等。
电解质分析仪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监测患者体内钾(K+)、钠(Na+)、氯(Cl-)和钙(Ca+)离子的水平。钾的正常参考范围为6-5mmol/L,其在细胞内液中起缓冲作用,对神经传导、肌肉功能和酸碱平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