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研究获重要进展 银屑病最新研究成果

2024-12-20 04:59:36  阅读 37 次 评论 0 条

全球首批!艾伯维重磅银屑病新药在日本上市

艾伯维与勃林格殷格翰联合开发的IL-23抑制剂Skyrizi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红皮病型牛皮癣和银屑病关节炎成年患者,这是全球首次获批。银屑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患者皮肤出现鳞状皮肤增生,伴有严重瘙痒和刺痛。

在日本银屑病新药获批!3个月注射一次可改善皮肤状况 。跨国生物制药公司 艾伯维 宣布,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已批准白介素-23(IL-23)抑制剂SKYRIZI (risankizumab)用于治疗对常规治疗 缓解不足的斑块性银屑病、全身脓疱性银屑病、红皮病性银屑病和银屑病性关节炎成年患者 。

Skyrizi于2019年被评为最具关注的新药之一,预计在2023年前成为重磅药物。艾伯维总裁Michael Severino博士表示,Skyrizi的批准是银屑病患者寻找高效持久清除皮肤症状的重要进展,体现了艾伯维在免疫学领域的传统和追求创新疗法,以改善免疫疾病患者的医疗需求和生活质量。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4月6日批准了瑞福(乌帕替尼缓释片),这款由艾伯维研发的口服选择性Janus激酶(JAK)抑制剂,为中国银屑病关节炎(PsA)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这款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对传统DMARDs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活动性PsA成人患者,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5 mg。

张池金科研成果

综上所述,张池金教授在科研、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丰富了皮肤病治疗的理论体系,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他的工作为提升皮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动医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现出了一位杰出医学专家的非凡风采。

银屑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在银屑病患者的普查及谱系分析发现,银屑病具有较明显的遗传倾向。多数学者的调查显示,约10-39的患者有家族史。国内有家族史占10~17,国外10~80,认为是多基因遗传。阳性家族史患者发病较早。

银屑病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和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发现,其发病涉及多种因素。首先,遗传、免疫系统和环境因素被认为在皮肤和关节病变的共同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

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清楚,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免疫介导是其主要发生机制。(1)遗传因素:人口调查、家族史、双胞胎及HLA研究均支持银屑病的遗传倾向。

关注银屑病的内脏合并症

在此,建议银屑病患者和皮肤科医师,要高度重视银屑病心血管、肾脏、肝脏、内分泌等内脏合并症的筛查和监测,及早了解和发现银屑病患者内脏相关疾病情况,加以预防和治疗,避免或减少心血管等危重、不利事件的发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主要表现为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伴门脉炎症性改变,最终导致纤维化及肝硬化。

银屑病的中医分型基本上就是血热型、血瘀型和血燥型。在其中会交叉有脾虚型、肝肾不足、肾虚这些合并出现。在治疗的时候基本上是定一个基调,比如患者是血热型的,再加副症,比如脏腑病症,看一看情况相应的用药物治疗。

银屑病最严重会危及生命,或者是造成身体的伤残。银屑病有4种大的类型,寻常型红皮病型关节病型还有脓疱型。最严重的情况,第一个是红皮病型,全身正常的表皮,保护层都脱落了,全身红通通的。这时候我们皮肤的保护功能没有了,可能会造成急发的感染,全身的角蛋白脱落,会造成低蛋白血症。

可伴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肌肉疼痛,严重者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多发性骨髓炎、心内膜炎、肺炎。因大面积防御性皮肤受损,表皮流失的水分增加,导致脱水。

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甚至于变形,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另外,如果银屑病进展或者是治疗不恰当,转为红皮病型银屑病,这个时候可以表现为全身弥漫性的一个潮红、肿胀、大量的脱屑,还可以伴有高热怕冷,甚至全身的淋巴结的肿大,严重的话可能会合并感染,甚至引起了内脏系统的一些疾患。

重磅!银屑病新药Deucravacitinib即将上市

Deucravacitinib即将登陆市场全球领先的医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正在向免疫疾病治疗领域发起冲击,他们的新药Deucravacitinib——一款口服TYK2别构抑制剂,正逐渐揭开其神秘面纱。这款药物在一项关键的3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显著优于安慰剂和对照药物的疗效,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deucravacitinib,这款BMS公司研发的首款TYK2别构抑制剂,是银屑病治疗领域的一大革新。银屑病,全球影响近750万人,其中中重度患者尤为需要全身治疗。deucravacitinib通过与TYK2的JH2结构域精确结合,调控其与JH1的抑制性相互作用,从而抑制TYK2及其下游信号传导路径的激活,对斑块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这两篇文章探讨了Guselkumab在银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依据。近一年内高阅读量文章为“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latelet-rich plasma for the treatment of dermatologic disorders”和“Deucravacitinib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deucravacitinib,一种TYK2选择性变构抑制剂,于今年9月获得美国和日本监管机构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是针对TYK2信号通路的第一个上市选择性抑制剂。其结构与传统JAK抑制剂不同,具有较低的脱靶活性,降低了副作用风险。

deucravacitinib(SotyktuTM)是首款从头设计的氘代药物,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显示出显著的临床效果,预计2028年销售额有望达到28亿美元。

银屑病的诊断与治疗目录

1、药物治疗是银屑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外用药、口服药和生物制剂等。外用药如激素、维A酸类药物可减轻症状;口服药如甲氨蝶呤、环孢素A等用于控制病情;生物制剂则针对免疫系统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策略。

2、热毒伤阴型红皮病性银屑病):治则为清热解毒、养阴凉血,方用清营汤和生脉饮加减。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对寻常性、掌跖脓疱性和关节性银屑病具有可靠疗效。复方青黛胶囊(丸)、郁金银屑片、银屑灵、银屑冲剂等,主要为清热解毒,适用寻常性银屑病的治疗及其他类型的辅助治疗。

3、对于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通常使用外用药物治疗,目前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D3衍生物、维A酸乳膏、水杨酸软膏、他克莫司以及白凡士林等。由于长期外用类固醇激素停药后可诱发脓疱型或红皮病型银屑病,因此我院不推荐使用。对于中重度银屑病患者,除局部用药外,有时需结合系统治疗。

4、一般治疗包括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维持适当体重等。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维甲酸、煤焦油等可减轻症状。内用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适用于严重病例。物理疗法如紫外线照射、光疗等也有助于改善病情。中医药疗法如中药外用或内服,结合针灸等传统治疗方法,也是治疗银屑病的一种选择。

本文地址:https://www.hnzaozhiji.com/1249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小七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