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银屑病疾病介绍
1、反向银屑病皮损表现为有光泽的红斑,这与传统银屑病皮损的特征不同,无典型的干燥云母状鳞屑,鳞屑也相对较少。由于该部位易出汗,潮湿,摩擦频繁,皮肤易产生浸溃、皲裂,表面湿润,甚至出现渗液、糜烂和黄色油腻性痂皮,使银屑病皮损的特征性表现消失。
2、特殊部位银屑病又称反向银屑病,是属于一种特殊部位的寻常型银屑病,发生于腋窝、乳房下、腹股沟、臀间沟、阴股部(外阴和两大腿内侧)、肘窝、_窝等皮肤皱襞部位,皮损表现为有光泽的红斑,无典型的干燥云母状鳞屑,鳞屑极少,又称屈侧银屑病。
3、临床表现:除皮损外可出现关节病变,任何关节均可受累,包括肘膝的大关节,指、趾小关节、脊椎及骶髂关节。可表现为关节肿胀和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出现关节畸型,病程慢性。组织病理:关节病型银屑病皮损病理表现与寻常型银屑病相同。血清学检查:如有发热,可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4、反向银屑病,又叫曲侧银屑病,主要发生于腋窝、乳房下、腹股沟、臀间沟、阴股部(外阴和两大腿内侧)、肘窝、脐窝、胴窝等皮肤皱壁部位。
5、病程慢性,经治疗后皮损可消退,但皮损易于复发。
不同部位银屑病如何治疗?
物理疗法:- 浴疗、透析疗法、高压氧疗法和光量子血液疗法等有助于改善症状。- 光化学疗法(PUVA)需谨慎,不适用于生殖器部位。 中医中药:- 根据银屑病的不同阶段,采用清热、凉血、活血或养血润肤、活血散风的中药方剂,如生槐花、鸡血藤等,可结合中成药如复方青黛丸。
根据银屑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以分别采用口服、外用药物,物理治疗或者中医中药的办法。
银屑病治疗用药,不同严重程度以及受累部位有不同选择,如果发生在头皮,皮损较轻,可选择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卡铂三醇、倍他米松复方乳膏,以及卡铂三醇搽剂的序贯治疗。如果比较严重,可配合口服药物,如维A酸类药物。
如果皮疹面积大于3%、小于10%叫中度银屑病,中度银屑病还是以外用药为主,可以配合紫外线光疗,多数效果还是不错的,少数效果不好的可以合用口服的药物。如果体表面积超过10%,也就是10个巴掌大小,一般需要口服药物治疗。
反向银屑病症状表现
1、反向银屑病的诊断需综合分析患者病发部位与寻常性银屑病的皮损特点。这类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异性,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病发部位较为隐蔽,但反向银屑病同样具有瘙痒、红斑、鳞屑等症状,需要患者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临床表现:反向银屑病皮损表现为有光泽的红斑、无典型的干燥云母状鳞屑,鳞屑极少,由于这些部位较多汗潮湿,摩擦频繁,易产生浸溃、皲裂,表面湿润,甚至有渗液、糜烂和黄色油腻性痂皮,使银屑病皮损的特点荡然无存,然而,边界清楚的红斑边缘仍是银屑病诊断的依据之一。
3、寻常型银屑病 临床表现:皮损特点是寻常型银屑病的主要诊断依据,表现为广泛或限局性分布的红色丘疹、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Auspitz征可为阳性。病程慢性,经治疗后皮损可消退,但皮损易于复发。
4、第反向型银屑病,本病可以在双腋部出现片状红斑,其上有黏腻性的鳞屑,在临床治疗上可以口服复方氨肽素片以及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如果皮疹面积较大,并且皮疹反复不愈,可以配合口服阿维a胶囊进行治疗。
5、脓疱型银屑病临床表现: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常急性发病,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或无皮损的正常皮肤上迅速出现针尖至粟粒大小、淡黄色或黄白色的浅在性无菌性小脓疱,常密集分布,可融合形成片状脓湖。
6、此型银屑病较少见,临床上通常分为两种,即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和掌跖脓疱型银屑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全身可出现炎性红斑,斑上又出现大量的密集的针头至栗粒大小的无菌性小脓疱,反复发生,可成批或陆续出现。脓疱常融合,成为片状脓湖,并不断扩大。可以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烧、倦怠无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