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治疗脓包型银屑病特色 阳和汤治疗什么病

2025-01-05 04:42:27  阅读 31 次 评论 0 条

黄煌语录26条

1、我也没有弄清当归四逆汤中的通草为何物,目前我是不用通草的。张仲景方中枳实均可以用枳壳替代,大柴胡汤、大承气汤也是如此。大承气汤我用的不多,但我经常使用的大柴胡汤常用枳壳20克,或枳实枳壳同用,效果很好。2“学中医难,自学中医更是难上加难”,这是实话。

2、林光常强调,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深远,正确选择和搭配食物能够治病,反之则可能带来疾病。于康则倡导,饮食应讲究而非将就,注重营养与口感的平衡。黄煌则发出警告,要警惕那些可能致癌的食物,保持健康饮食至关重要。谢英彪指出,单纯性肥胖往往源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汗症的辨证施治

头面汗:表现为头面、口周等处蒸蒸汗出,每于进食辛辣厚味时加剧。可见于味觉性多汗症、Frey综合征等。此属阳明蕴热,上蒸头面。可选白虎汤、白芷石膏汤化裁,以清阳明之热。若面部多汗与职业相关,每于夏季汗出或炙烤时加剧,皮损为半透明囊肿性小结节,呈淡蓝或淡棕色,天冷时渐自愈者,称小汗腺汗囊瘤。

黄汗多由湿热引起,表现为发热汗出黄如黄柏汁,治疗需清热利湿,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战汗是热病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总的来说,汗证的治疗原则是根据虚实寒热辨证施治。除绝汗外,一般情况下的汗证经过适当治疗,预后良好。绝汗则极为危急,需立即处理以挽救生命。

治法:益气固表。主方:玉屏风散 加减: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舌红、脉细数,加麦冬、五味子。营卫不和证 证候:汗出恶风,肢体酸痛,头痛,时寒时热,或半身、局部出汗,苔薄白,脉浮缓。治法:调和营卫。

外治法 明矾、葛根各15~30g,研末煎汤,每日浸洗患部(手足)半小时。黄芪、葛根各30g,荆芥9g。先热熏后温洗半小时,每天1~2次。主治手足多汗症。麻黄根50g,煅牡蛎100g,研极细末,外扑。麻黄根、牡蛎各20g,龙骨、赤石脂各15g,研极细,装大布袋中,外扑多汗处。

丁裕安学术成就

1、自1980年以来,丁裕安教授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宣读和交流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均获得了高度好评与关注,其中部分论文还荣获奖励并发表在权威期刊上,成为了中医界的宝贵学术资料。

2、丁裕安在中医界的贡献和成就,不仅体现在他在临床、学术和教育领域的卓越表现,更体现在他对中医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医人对健康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为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地址:https://www.hnzaozhiji.com/1325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小七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