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哪些穴位可以治疗牛皮癣
一般可选用普通针刺或局部刺血拔罐,常用的穴位有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地机、血海、肺腧、风门、曲池、合谷、委中、膈俞等,可以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选取四到六组穴位,需治疗一个月以上。
详解董氏针灸驷马穴 驷马穴位于大腿前侧,从髌骨外上缘直上5寸的位置;驷马中穴在此基础上再上2寸;而驷马上穴则在中穴之上再上2寸。驷马穴属通调水道、疏风解表,主入肺肝经。针刺时采用直刺法,深度控制在1到3寸之间。
针灸治疗牛皮癣,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穴位。首先,需明确针灸主要针对的是患者体质,而非直接针对牛皮癣本身。然而,通过调节身体机能,针灸能间接改善牛皮癣的症状。患者在饮食上应注重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海鲜、牛羊肉等食物,以防加重炎症。
不能的。一般可用白降汞团高,水杨酸软膏治疗,如果全身感染的话那么首先维A酸类药物,迪银片治疗,要注意调整好心态,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酒类食物。
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类皮肤病比较多,疗效确切,也有用来治痤疮的。在日本用来美容的比较多,应该还是有一定效果。
美容:迎香穴美白,球后穴去眼袋,頬车提升脸。30、三阳:阳溪、阳谷、阳池(主治腕关节病变、如痹症、痛风、偏瘫外伤等)。3背五罐:背五(1)大椎、心腧、脾俞。主要治疗心火上炎的病症(面红、红血丝),过敏性疾病荨麻疹,牛皮癣、划痕症、风疹、丘疹。
中医中药古方针灸有效治疗银屑病、牛皮癣、白疕、松皮癣
1、传统中医治疗牛皮癣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养血润燥法: 养血润燥法用于属于燥的患者,其皮疹常见有干燥、脱屑、皲裂、革化等特点。常用药物有:当归、地黄、元参、麦冬、白芍、首乌、胡麻仁等。如伴有抓痒症状、常在养血润燥的方剂中加入一些祛风药物。
2、方一:黄精15克、藿香15克(或用20克土槿皮代替)、大黄20克、白矾20克米醋3市斤。用3市斤米醋熬制以上中药,制成汤剂,温热,每次浸泡患处2~3小时。浸泡完后再煮款汤剂至沸腾,以备下次再泡。每剂药可浸泡6~7次。每天浸泡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方二:5度米醋,棉签沾涂患处,每天两次。
3、银屑病,又被称为“牛皮癣”,在中医学中有一个独特的名称——“白疕”,还有“松皮癣”和“干癣”的别称。这个名字来源于其症状描述,即皮肤表面呈现疹疥状,颜色洁白且伴有瘙痒,抓挠后会掉落白色鳞屑。
4、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干癣”、“白疕”、“松皮癣”等范畴,多由血瘀风燥或血热风燥所致。 血瘀风燥型 症见皮肤损害偏暗红,鳞屑不厚,皮粗如牛皮样,并有色素沉着,病程长,经年不愈等。方1 组成:硫黄10克,海螵蛸10克,雄黄6克,轻粉6克,冰片3克,凡士林200克。
5、中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与西医学的认识方法并不完全一致,中医学对牛皮癣的病因病机的探讨,是根据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的理论。牛皮癣(银屑病)中医又称为“松皮病”“白疕风”“蛇风”等。《诸病源候论·干癣候》曰:“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
6、中医古称之为“白疕”,古医籍亦有称之为松皮癣。西医称为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其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治疗起来确实有点棘手,但是只要正确认识,合理用药,还是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远期疗效的。
牛皮癣针灸治疗的效果怎么?
1、由此可见针灸治疗牛皮癣固然有一定疗效,但同时风险也是比较大的,一定要谨慎使用。对于多数牛皮癣患者说,用针灸治疗牛皮癣仅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且由于患者体质、病情等多方面的差异性,获得的治疗效果也截然不同,尤其是不当使用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病痛,造成严重的生活困扰。
2、有助于营养均衡。药物治疗方面,中医药具有温和不伤身的优势,能深入调理身体,排除毒素。通过辨证施治,中药能针对病灶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风险。患者常因炎症而感到痒痛,使用不含激素的外用止痒膏能有效缓解症状。针灸治疗结合合理饮食与药物,能从多方面改善牛皮癣患者的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3、症状逐渐消失。中医针灸治疗银屑病同样有效,选取穴位委中、耳背青筋、膈俞、局部阿是穴,随症加减针方,针对血热、血瘀、血燥等情况采取不同穴位组合,针方通过调理气血,祛风清热,达到养血润燥止痒的目的。委中穴是治疗血分病症的常用穴,与耳背穴、膈俞同用,可增强清血、活血、疏风的效果。
4、神经性皮炎表现为慢性的皮肤瘙痒,皮肤粗糙增厚,呈苔藓样变,中医称摄领疮或牛皮癣,病因有湿热内蕴、血虚风燥等。针灸治疗可以起到疏风清热、祛湿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可以缓解症状,促进疾病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