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
1、穴位注射疗法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水针疗法,也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来进行。
2、穴位注射,也称“水针”,是一种结合中西药物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注入药物来治疗疾病的独特方法。相较于传统针灸使用的“金针”,“水针”疗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医现代化热潮中,医生们开始尝试用注射器替代传统针灸,这种方法随后扩展到穴位封闭等多个治疗领域,发展迅速。
3、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疗法。其核心在于通过在特定穴位注射药物,如黄芪注射液(补气)和当归注射液(养血)等,以刺激穴位,实现长效作用。这种方法类似于西医中的肌肉注射,但因其对穴位的直接刺激作用,可以增强药物的效果。不同药物在机体中吸收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4、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结合的加成作用。
5、在进行穴位注射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中药制剂、普鲁卡因、维生素等,通常肌内注射适用的药物都可以用于穴位注射。但是,对于刺激较强、疼痛较剧的药物,例如青霉素,患者可能会因疼痛而难以忍受,因此必须特别注意。
哪些人不适合穴位埋线
1、穴位埋线减肥存在一定禁忌症,对于儿童、孕妇,以及肿瘤、传染病、局部皮肤破溃者,不主张采用穴位埋线减肥,尽量避开妇女月经期。
2、穴位埋线减肥也是有禁忌症的,对于儿童、孕妇、肿瘤患者、传染病患者以及局部的皮肤破溃的患者,不主张采用穴位埋线减肥的,对于妇女月经期也不主张埋线减肥。儿童年龄较小,对于针刺不太容易接受,他还处于生长发育期,不建议用针刺的疗法。孕妇的话,不主张采用外治的方法,避免对胎儿产生影响。
3、此外,穴位埋线对改善失眠、健忘、身体疲乏、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和痛经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不过,这种方法并非完美无缺。值得注意的是,穴位埋线属于新型医学疗法,其疗效尚未得到国家临床验证。因此,在选择此疗法前,务必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4、对于皮肤存在感染或有溃疡的区域,穴位埋线治疗需谨慎,不建议进行。此外,对于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患者,严重心脏病患者或妊娠期妇女,此疗法也不适宜采用。使用过的羊肠线在处理上,使用过后可以浸泡在70%的酒精溶液中,或者用新洁尔灭消毒,使用前还需再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
经外穴针灸单穴治病
今笔者利用此穴,采取以该穴为中心向周围邻经输穴及经外奇穴多向透刺的手法,可大大增强针刺的感应性,激发经气,加强太阳经气的输布和与邻经腧穴及经外奇穴经气的沟通,从而提高疗效。
四缝为经外奇穴名。出《奇效良方》。在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四穴。主治小儿疳积,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腹泻,肠虫症,蛔虫症,肠蛔虫症,百日咳,咳喘,气喘,咳嗽,手指关节炎,羸瘦虚弱等。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5寸处,按压有酸痛感,用于治疗肾虚腰痛等症状。曲池穴位于曲肘成90°,按压有酸胀感,用于治疗高血压、手臂疼痛等症状。内关穴位于掌横纹上两寸,按压有酸胀感,用于治疗失眠心烦等症状。外关穴位于腕背横纹上两寸,按压有酸胀感,用于治疗偏头痛等症状。
针灸处方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取穴原则和治疗策略。在具体的处方中,医生会依据不同的证候进行选穴,这可能包括本经取穴、它经取穴或经外取穴。此外,根据病情的需要,医生可能会选择补法或泻法,通过针灸的不同手法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针灸治疗通常不仅仅是单一的针刺或艾灸,而是将两者结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