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孢病霉简介
侧孢病霉是由申克(Schenck)孢子丝菌所致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申克孢子丝菌是一种存在于土壤、木材及植物的腐生菌,为双相型真菌,即在人体内为酵母型,在人体外呈菌丝型。归属于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
侧孢芽孢杆菌可以做生物菌剂,有以下作用:可有效降解有机磷,同时对水产养殖中的弧菌、大肠杆菌和杆状病毒等有害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对水体净化有明显效果。
果实品质明显提高:菌群中的侧孢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等可降低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20%以上,能降低重金属含量,可使果实中Vc含量提高30%以上,可溶性糖提高2—4度。
这是由孢子丝菌引起的深部霉菌病,主要侵犯皮肤,偶而也可侵犯粘膜,肺、脑膜和其他内脏器官。
孢子丝菌病是由孢子丝菌属中的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真菌病。其临床特征是病菌主要侵害皮肤、皮下组织,形成结节状病灶及周围淋巴结肿大。对于该问题,优宠医生可以给出以下治疗方法:10%碘化钾溶液10ml口服,每天2次,连用2-6周剂量逐渐增加,如有不良反应,应减量。
(2)碘化钾 无抑制真菌作用,可能通过影响患者的免疫反应而发挥作用。治疗有效,但要注意胃肠不适及对甲状腺抑制等副作用。(2)两性霉素B 用于严重的及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局部治疗(1)2%碘化钾溶液或10%碘化钾软膏外用,损害消退后,应持续使用1个月左右,以防复发。
地图样舌简介
地图舌是一种浅表的非感染性舌部炎症,病损表征在舌部、舌背部或舌边缘部位,出现弯圆的类似地图的红白纹络,因此俗称地图舌。部分家长在第一天发现儿童的舌部出现一些呈片状、发红的区域,而次日早晨却发现原有的类似地图的红斑状区域消失了,反而出现在舌的另一部位,一般此类情况是正常的。
地图舌是一种舌苔异常病症。地图舌是一种发生在舌黏膜表面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舌面出现不规则的红色病变区域,这些区域的舌苔缺失,边界不规则,形状各异,犹如地图一般。该病症常见于儿童,但也可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下面将对地图舌进行详细解释。地图舌的主要特征是舌面出现红色病变区域。
地图舌又叫游走性舌炎,是舌背的丝状乳头部分萎缩后又生长呈反复状发作,地图舌病症不明显,建议在舌炎发作时,舌苔萎缩甚至没有的情况下,少吃刺激的食物,若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无需治疗;若症状明显可使用康复新液等中药类漱口水漱口,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地图舌是浅表性非感染性的舌部炎症,因为其表现类似地图模型上蜿蜒的国界,固此得名。地图舌确切的病因尚未明了,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成年人也可以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可能慢慢的消失。成年人出现地图舌,有的还可以伴有沟纹舌,两者的关系尚不明确,少数有遗传倾向。
产科疾病ICD10编码与诊断(1)(转载)
在120急救车上分娩一新生儿,但有会阴I度裂伤,出院诊断应编码至O70.0分娩时Ⅰ度会阴裂伤,并使用Z31单胎,在医院外出生,Z30单一活产,O80.-单胎顺产。会阴I度裂伤作为产科并发症应作为主要诊断,分娩地点应在Z38中标明,Z30为无并发症病例的医疗照顾和观察,不应使用。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与产褥感染的定义不同,它是指分娩24h以后的10天内,每天测体温4次,有2次体温超过38℃。由于造成产褥病率的主要原因是产褥感染,故可将产褥病率的发生率作为产褥感染的一种指标,其他非生殖道原因如乳腺炎、泌尿系统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也是产褥期发热常见原因,故临床上应注意鉴别诊断。
没有点 说明原发性高血压 I10下面没有亚目 这是老式的产科诊断。主码应该按具体的产科并发症或伴随疾病编码。
产科 病理妊娠 异位妊娠 8 ICD号 O00.0 9 流行病学 腹腔妊娠发生率极低;经济及文化落后地区常因异位妊娠未及时治疗而发展为继发性腹腔妊娠,其发生率高,因之各地文献报道,发病率差异很大,在1∶5000~1∶30000次妊娠。
疾病代码 ICD:O97 5 疾病分类 妇产科 6 疾病概述 疱疹性脓疱病(impetigo herpetiformis)是一种好发于孕妇的严重皮肤病,皮肤的基本损害是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无菌性脓疱,常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分娩后逐渐缓解,再孕可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