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食疗
凉拌苦瓜:苦瓜200g,洗净去瓤切丝,焯水后加入适量麻油、味精和盐,适合血热风燥的患者。 凉拌肉皮冻:猪肉皮200g,去肥油炖煮,加入胡萝卜、青豆和豆腐干,具有滋阴和阳、柔润肌肤的作用,适合血虚风燥者。
(1)凉拌苦瓜。苦瓜200g,洗净去瓤,切丝焯过,加麻油适量,味精、盐少许,拌匀即可。本菜具清热泻火之功,适于血热风燥证的银屑病患者。(2) 凉拌肉皮冻。
冬瓜皮:对银屑病患者而言,冬瓜皮具有显著的利水消肿功效。它富含多种维他命和矿物质,以及多种挥发型成分,这些成分能助力消除水肿,尤其适合伴有糖尿病的银屑病患者。因此,在烹制冬瓜汤时,保留冬瓜皮能增添其食疗效果。黄瓜皮:黄瓜皮是黄瓜的营养精华所在,富含苦味素。
穴位注射
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结合的加成作用。
穴位注射,也称“水针”,是一种结合中西药物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注入药物来治疗疾病的独特方法。相较于传统针灸使用的“金针”,“水针”疗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医现代化热潮中,医生们开始尝试用注射器替代传统针灸,这种方法随后扩展到穴位封闭等多个治疗领域,发展迅速。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疗法。其核心在于通过在特定穴位注射药物,如黄芪注射液(补气)和当归注射液(养血)等,以刺激穴位,实现长效作用。这种方法类似于西医中的肌肉注射,但因其对穴位的直接刺激作用,可以增强药物的效果。不同药物在机体中吸收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进行穴位注射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中药制剂、普鲁卡因、维生素等,通常肌内注射适用的药物都可以用于穴位注射。但是,对于刺激较强、疼痛较剧的药物,例如青霉素,患者可能会因疼痛而难以忍受,因此必须特别注意。
穴位注射又称为水针,指选取一定剂量的西药或中成药针剂注射至相应穴位,以起到防病、治病作用的一种操作技术。
头皮屑是什么
1、头皮屑是什么:头皮屑实际上就是头皮部位的鳞屑,其产生有生理因素产生,也有病理因素。不管是哪一种因素导致,都是由于头皮部位的角质层出现脱落的现象。在正常情况下角质层脱落也会产生少量的头皮屑,对身体没有特别明显的危害。头皮屑实际上就是头皮部位的鳞屑,其产生有生理因素产生,也有病理因素。
2、头皮屑的简要头皮屑是头皮表面脱落的角质细胞。以下是详细解释:头皮屑,也被称为头皮角质细胞,是头皮表面自然产生的物质。当我们谈论头皮屑时,其实是指那些微小的脱落细胞,它们是由于头皮的自然代谢而出现的。头皮上的皮肤像其他部位的皮肤一样,会经历生长、老化以及脱落的循环过程。
3、头皮屑是指头皮表面脱落的细小鳞屑,通常是白色或灰白色的薄片。头皮屑实际上是头皮表皮细胞不断新陈代谢产生的自然现象。以下是关于头皮屑的详细解释: 头皮屑的产生:头皮屑是头皮表皮细胞不断再生和更替的结果。头皮上的皮肤细胞会经历生长、老化、脱落的周期。
4、头皮屑顾名思义,就是长在头皮上的一种鳞屑。在我们正常人来说也是有头皮屑的,只不过头屑的分泌量比较少,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但是在一些病理的情况下,头屑会异常的增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和不便。最常引起头屑增多的疾病有这么几种:第一个是非常常见的脂溢性皮炎。
艾灸能冶皮肤病吗
艾灸对部分皮肤病有一定的疗效,比如带状疱疹、皮炎、湿疹、白癜风、黄褐斑等。艾灸主要是借助灸火的热能和艾绒的作用,对穴位进行烫伤、烫伤,可以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效果。艾灸并不是单用艾灸治疗皮肤病,一般采用电针结合艾灸治疗皮肤病,也可采用毫针、药物、拔罐等方法联合艾灸。
详细解释如下: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膝盖上方,是艾灸治疗皮肤病的常用穴位之一。艾灸血海穴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从而缓解皮肤病症状。对于湿疹、荨麻疹等常见皮肤病,艾灸血海穴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部横纹的外侧端,艾灸此穴位有助于调和气血,舒缓皮肤不适感。
在艾叶草的功效与作用中,我们有提到,艾叶草可以治疗过敏、湿疹等皮肤病,那么除此之外,艾叶草还能治疗什么疾病呢?治疗月经不调和不孕症。我国名医张仲景就有两个关于艾叶草的处方,胶艾汤和柏叶汤。
无极保养灸对慢性泄泻、皮肤病、哮喘等疾病,可以通过改善体质而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这类患者坚持做无极保养灸,可以改善症状,治愈的例子也有很多。
经外穴针灸单穴治病
1、今笔者利用此穴,采取以该穴为中心向周围邻经输穴及经外奇穴多向透刺的手法,可大大增强针刺的感应性,激发经气,加强太阳经气的输布和与邻经腧穴及经外奇穴经气的沟通,从而提高疗效。
2、针灸处方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取穴原则和治疗策略。在具体的处方中,医生会依据不同的证候进行选穴,这可能包括本经取穴、它经取穴或经外取穴。此外,根据病情的需要,医生可能会选择补法或泻法,通过针灸的不同手法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针灸治疗通常不仅仅是单一的针刺或艾灸,而是将两者结合使用。
3、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5寸处,按压有酸痛感,用于治疗肾虚腰痛等症状。曲池穴位于曲肘成90°,按压有酸胀感,用于治疗高血压、手臂疼痛等症状。内关穴位于掌横纹上两寸,按压有酸胀感,用于治疗失眠心烦等症状。外关穴位于腕背横纹上两寸,按压有酸胀感,用于治疗偏头痛等症状。
4、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总计711个穴位。其中108个是要害穴,包括72个一般采用按摩手法点、按、揉等刺激的穴位,以及36个致命穴,俗称“死穴”。尽管这些致命穴若被不当使用可能造成伤害,但日常按摩通常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5、其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针灸作用于穴位的外因刺激,激发调整病人肌体内在抗病潜力,调整脏腑及营卫气血,达到防病治病自身平衡的目的。平衡针疗法的作用不同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原体,而是通过调整平衡,达到扶正驱邪自我恢复的基本原理。
6、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此外,对于部分穴位,还介绍了如穴位注射、点按、拔罐和贴敷等多种疗法,强调了治疗方式的简便、有效和易操作性。无论是经验丰富的低年资临床医师,还是医学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或是对针灸感兴趣的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轻松掌握单穴治病的技巧。
穴位注射常用穴及其操作方法
1、(2)操作方法: 患者取正坐位,每次取2~4穴,皮肤常规消毒,取5ml注射器抽取注射液2ml左右,在穴位上斜刺约10~15mm,缓慢提插至有针感,抽吸针筒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每穴注入药液0.2~0.4ml),隔日一次,3次一疗程。 (3)注意事项: 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止感染。
2、在异常分娩的治疗中,合谷穴是一个常用的穴位。治疗方法是采用催产素,通常1到2单位,将其注射于一侧的合谷穴。针头深入到患者感受到酸麻胀感后,再将药液推入。在注射后观察5分钟,如果没有明显观察到宫缩的改善,可在15分钟后考虑在同侧或对侧合谷再次注射一次。
3、右手持针,快速刺入皮下,缓慢推进至适当深度,感觉到得气感应,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急性病患者可以使用较强刺激,慢性病和体弱者则需较轻刺激,一般疾病则需中等刺激。如果药液较多,可由深至浅,边推边退针,或在几个方向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