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主治什么病?
乌梅丸主治脏寒蛔厥证。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而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泻久痢。
本题考查乌梅丸的主治。乌梅丸适用于久泄久痢,多呈脾胃虚寒,肠滑失禁,气血不足而湿热积滞未去之寒热虚实错杂证候,本方集酸收涩肠、温阳补虚、清热燥湿诸法于一方,切中病机,故每可奏效。
【答案】:乌梅丸主治脏寒蛔厥证,“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方中重用乌梅,取其酸能安蛔,先安其扰动,使蛔静则痛止,配伍蜀椒、细辛、附子、黄连等药共奏温脏安蛔之功。
乌梅丸的功能是驱虫。乌梅丸,中成药名。为黄褐色的水丸或棕黑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苦,酸(水丸);味微甜、苦、酸(大蜜丸)。为驱虫剂,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效。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记载:“方中乌梅酸温安蛔,涩肠止痢,为君药。
作用:清上温下;清热除烦,温中暖脾。主治: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治木火犯中,呕吐等症;上热下寒证。身热,微烦,便溏。黄连汤 功用: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乌梅丸是属于中医著名方剂,是由古代医圣张仲景所创,是用来治疗蛔厥的病症的,还可以用于治疗久治不愈的腹泻病症,如果的此药进行加减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用于消化道功能障碍性的病症,肝胆方面的病症,神经官能症的病症等的治疗。
乌梅丸的配方是什么?
配料:首先将药材炮制合格,然后称量配齐。乌梅肉单独放置。 粉碎与混合:将细辛等九味药材轧成粗末。接着用米醋十两浸渍乌梅肉24小时,加热蒸至醋被吸尽后取出,与粗末一起碾碎,晒干或低温干燥,最后轧成细粉,过80~100目细罗。损耗率约为5%。
乌梅丸的配方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专为治疗厥阴病脉证而设计。其主要成分包括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炮制过的附子(六两,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以及黄柏(六两)。
配料:按处方将上药炮制合格,称量配齐,乌梅肉单放。粉碎与混合:将细辛等九味轧为粗末。另取米醋十两浸渍乌梅肉24小时,加热蒸之,至醋被吸尽取出,同粗末碾碎,晒干或低温干燥,轧为细粉,和匀过80~100目细罗。损耗率约5%。
搭配其他食材:为了改善乌梅丸的口感,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一些其他食材,如枸杞、桂圆、红枣等。这些食材不仅可以增加乌梅丸的营养价值,还可以改善口感,使其更加丰富多样。控制好炖煮时间:乌梅丸的炖煮时间也会影响其口感。
乌梅丸的配方
乌梅丸是一种经典的中药丸剂,主要由乌梅、花椒、细辛、黄连、黄柏等多种药材组成。它的制作方法是将这些药材粉碎后过筛混合,可以制成水丸或大蜜丸。水丸呈黄褐色,大蜜丸则为棕黑色,味道苦酸。乌梅丸源自古籍《伤寒论》,在治疗蛔厥、久痢和厥阴头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配料:按处方将上药炮制合格,称量配齐,乌梅肉单放。粉碎与混合:将细辛等九味轧为粗末。另取米醋十两浸渍乌梅肉24小时,加热蒸之,至醋被吸尽取出,同粗末碾碎,晒干或低温干燥,轧为细粉,和匀过80~100目细罗。损耗率约5%。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方的组成: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药各为末,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
乌梅丸的配方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专为治疗厥阴病脉证而设计。其主要成分包括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炮制过的附子(六两,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以及黄柏(六两)。
张仲景的乌梅汤配方是什么?
张仲景的乌梅汤配方是乌梅、细辛、蜀椒、黄柏、黄连、附子、干姜、桂枝、人参、当归。主要治疗蛔厥证,功效是安蛔止痛,几年后张老又发现弟兄汤有理中安蛔汤、连梅安蛔汤。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东汉南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的伟人。相传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
张仲景的乌梅汤配方包括乌梅、细辛、蜀椒、黄柏、黄连、附子、干姜、桂枝、人参和当归。 该方主要适用于治疗蛔厥证,具有安蛔止痛的功效。 张仲景在几年后发现,弟兄汤包括理中安蛔汤和连梅安蛔汤,也是治疗相关病症的有效方剂。
张仲景的乌梅汤配方包含乌梅肉二两、细辛六钱、干姜一两、黄连一两六钱、当归四钱、桂枝六钱、人参六钱、附子(制)六钱、黄柏六钱、蜀椒(去目)四钱,共计八两四钱。配料:根据处方,将上述药材炮制合格后,称量并配齐。乌梅肉单独放置。粉碎与混合:将细辛等九味药材轧成粗末。
张仲景乌梅汤配方,包括乌梅肉二两、细辛六钱、干姜一两、黄连一两六钱、当归四钱、桂枝六钱、人参六钱、附子(制)六钱、黄柏六钱、蜀椒(去目)四钱以上十味,共重八两四钱。配料:按处方将上药炮制合格,称量配齐,乌梅肉单放。粉碎与混合:将细辛等九味轧为粗末。
乌梅汤是一种源自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经典药方,载于《伤寒杂病论》。该方主要由乌梅肉、细辛、干姜、黄连、当归、桂枝、人参、附子、黄柏和蜀椒等十味药材组成,比例为每味药材两两相配,总重八两四钱。 药材处理:首先,将乌梅肉单独存放。其余九味药材经过适当炮制后,轧成粗末。
张仲景的乌梅汤配方主要包括乌梅、檀香和甘草。这些材料混合后,不仅对治疗身体疾病有帮助,还能祛除体内的热气。 特别适合在生病期间饮用的乌梅汤配方,需要准备檀香、甘草和盐。按照张仲景的处方,乌梅、檀香和甘草的比例是29枚乌梅、3两檀香和4两甘草。
乌梅丸的作用
1、乌梅丸它的主要功效有清上温下,缓肝调中,一般多用于腹痛下痢,手足发冷,烦躁,呕吐,蛔厥,久痢的症状。乌梅丸虽然能调理很多疾病,但还是建议在中医的指导下,配合其他中药同时使用,疗效会更好,对身体也是非常有利的,而且还能起到养生的作用。
2、中成药推荐:针对这种情况,乌梅丸和交泰丸是常用的中成药。乌梅丸能够收敛固涩,适用于虚热泄泻等病状;交泰丸则能够交通心肾,适用于心火旺盛、肾水不足引起的心肾不交症状。这两种药物都能调和身体的寒热平衡。
3、乌梅丸具有涩肠止泻,缓急止痛,和胃安蛔等功效作用。涩肠止泻:乌梅丸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中成药,当患者出现久泻久痢或者腹部疼痛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以后能够达到止泻的效果。
4、乌梅丸在使用之后主要可以起到生津止渴、缓急止痛之功效,临床上面也可以用于治疗腹泻,对于腹泻所引起的各种症状,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和改善。
乌梅丸使用新认知,用它不必囿于上热下寒
1、张教授认为,乌梅丸的核心病机是肝阳虚和相火内郁。肝阳虚导致气机不畅,相火内郁则化热生火。这种寒热错杂的病机,使得乌梅丸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在临床应用上,张教授指出,乌梅丸的主要指征包括脉弦按之无力、舌淡苔白润或白中带黄润、具有肝经症状等。
2、乌梅丸的临床应用不仅限于上热下寒,也适用于肝阳虚引起的多种症状。其制方特点体现了温肝阳、泄郁火的治疗理念。在临床应用中,乌梅丸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加减。本文提供了多个验案,展示了乌梅丸在不同病症中的应用及其疗效。
3、用乌梅丸治疗效果都较可靠。徐书认为,根据大量临床应用经验常将疾病表现为上热下寒、局部热全身寒、脉左关弱、舌尖红苔腻作为乌梅丸应用指征的主要辨证要点。其中上热主要表现为头昏、咽痛、口舌生疮、胸闷、心烦、口渴等表现;下寒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小便淋漓不爽、小便频数、四肢寒等表现。
4、上热下寒可服用乌梅丸等中成药效果最好。乌梅丸是一种适用于上热下寒症状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包括乌梅肉、黄连等,具有缓肝调气、清上温下的功效。
5、乌梅丸可以治疗结肠炎,一般治疗厥阴寒热错杂类型的结肠炎,如果配伍得当,也可以治疗溃疡性的结肠炎。人体内既可以出现有热,也可以有寒的一方面,比如上焦有火,以及出现口苦、嗓子疼,下焦出现肚子凉、怕冷、腹泻,在临床上称为上热下寒,可以应用乌梅丸来温下清上。